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几天,我市将有持续的降水天气过程,局部地区可能伴有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此轮降水,能有效缓解近期以来较为严重的旱情,对秋作物生长非常有利,但高温高湿为杂草生长及病虫害繁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局部地区的强对流天气也可能会对设施农业、作业船舶、在田作物产生不利影响。为切实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及秋作物生产田间管理工作,特通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防灾减灾意识。目前,正值秋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农业防汛救灾的关键时期,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强化风险意识,充分认识当前农业防汛救灾工作的严峻性和紧迫性,自觉把防汛救灾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及早安排部署,强化责任落实与指导服务,对局部地区可能发生的雷电、大风、冰雹、暴雨等灾害,以及强降雨引发的次生灾害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二、加强监测预警,落实各种防范措施。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与气象、应急、水利等部门沟通会商,加强分析研判,利用电视、广播、手机短信、微信等媒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指导农民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风险排查,提前做好各项防范应对工作。地势低洼易积水田块,提前开挖沟渠,做好排水工作。抓紧加固畜禽圈舍,清理疏通畜禽场排水系统,开挖排水沟渠,保持进排水畅通,防止发生内涝。要进一步加固蔬菜大棚、香菇菌棚等农业设施,全面排查各类农业用电安全风险,确保人民群众人身及财产安全。相关水库作业船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妥善安置易受暴雨、风雹影响的室外物品。
三、强化指导服务,搞好秋作物田间管理。要抓住降水后土壤墒情较好的有利时机,迅速组织农技、植保、土肥等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因地因苗施策,指导群众开展中耕、化除、追肥、病虫害防控等田间管理工作,为夺取秋粮丰收奠定基础。对受灾田块要及时排涝散墒、培土扶直、追肥防病,促其健壮生长。受灾严重的绝收田块,抓紧时间改种生育期较短的绿豆,或萝卜、白菜、青菜等蔬菜作物,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四、加强应急值守,及时调度上报灾情。要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及领导带班制度,出现紧急情况,要及时报告,迅速处置,减少损失和影响。局应急大队要立即进入临战状态,随时准备开展抗险救灾,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灾害性发生后,要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看灾情,全面摸清灾害性天气发生情况、受灾区域和受灾作物种类、面积等,科学分析作物受灾程度、灾害损失及影响,及时报送灾情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