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市大部分地区土壤墒情适宜,秋粮作物长势良好,夏玉米处于喇叭口期,大豆进入开花期,红薯处于发根结薯至薯蔓并长期,正是生产管理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发生防治的重要时期。为有效应对干旱、洪涝、冰雹和病虫害等灾害影响,充分发挥科技对稳粮保供、减损增效的重要作用,全力以赴夺取秋粮丰收,现就秋粮中后期管理提出如下技术意见:当前正是秋粮作物生长旺盛期,也是需水需肥的高峰期,各地要根据不同作物苗情长势情况分类指导,抓好关键管理措施落实。各地要抓住降水后土壤墒情较好的有利时机,对底肥不足或没有施肥的田块及时追施肥料,满足作物生长旺盛期对肥料的需求。玉米要重点做好穗期追肥,在大喇叭口期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高产田块和使用缓控释肥的地块还要追施花粒肥,防止后期早衰;大豆在花荚期亩追施磷酸二铵或三元复合肥8~10公斤,后期进行叶面喷肥;红薯对叶片发黄出现早衰的田块要及时施用长蔓肥,可喷施1%的尿素与0.2%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1~2次。积极推广化肥深施,禁止撒施,提高肥料利用率。当前是秋粮作物需水高峰期和敏感期,特别是玉米大喇叭口期到抽雄期、大豆花荚期遇旱减产严重,各地要密切关注土壤墒情,遇旱及时浇水;同时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防范夏季暴雨,对雨后积水地块要及时排水,同时加强管理,落实中耕松土、追肥或喷施叶面肥等技术措施,促进恢复生长。玉米大喇叭口期、大豆分枝后期进行中耕培土,可促进根系生长,利于旱天灌溉、涝天排水,预防倒伏;红薯虽是垄作,由于雨水冲刷和中耕垄土下塌,也需要培土,培土可填塞因块根膨大所造成的土壤裂缝,有利根系伸展,并可防止露薯变质和病虫危害,红薯封垄前要普遍进行一次中耕培土。各地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应急防治、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相结合,全力遏制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暴发成灾,确保秋粮生产安全。玉米中后期病虫害防治重点抓好叶斑病、玉米南方锈病、玉米螟、粘虫、棉铃虫、玉米蚜等病虫防治,突出抓好草地贪夜蛾监测预警和防治。要前移防控(杀虫剂+杀菌剂联合使用),在玉米心叶末期(大喇叭口期)适时开展化学防治。1.玉米大斑病、小斑病、褐斑病:在发病初期病叶率20%时,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隔7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2.玉米锈病:玉米中后期如遇阴雨天气多要注意该病防治,可在发病初期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25%丙环唑乳油1500倍液,或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6000倍液喷洒全株。3.玉米螟: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当田间危害株率达10%时,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2.5公斤,或10%吡虫啉40克加50%辛硫磷150毫升,按药与沙土1:5的比例制成毒土,每株丢芯2~3克,防治玉米螟。在玉米穗期,当虫穗率达10%或百穗花丝有虫50头以上时,可用80%敌敌畏乳油500倍液滴花丝,每穗2~3滴。4.棉铃虫、粘虫、甜菜夜蛾:当虫株率达5%时及时用药防治。每亩用25%除虫脲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3.2%甲维盐·氯氰45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5.玉米蚜虫:要注意保护瓢虫、食蚜蝇、草蛉和寄生蜂等天敌。铲除田边杂草、拔除蚜虫较多植株的雄穗可以减少虫源和虫量。在玉米抽雄初期,蚜株率达到50%或者百株蚜量5000头时进行药剂防治,每亩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克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克,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大豆重点以灰飞虱、蚜虫、点蜂缘蝽等刺吸式昆虫为防治重点。初花前,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戊唑醇喷雾防治点蜂缘蝽、蚜虫、盲蝽象、大青叶蝉、豆天蛾和叶斑病等;花荚期,防治大豆造桥虫、食心虫、豆荚螟和炭疽病、紫斑病等,及时防治蛛棉蚧、矮缩病以及胞囊线虫病等危害。当前我市正处于抗旱防汛的关键时期,旱、涝、风、雹等灾害易发,各地要密切关注重大天气变化,完善防灾减灾预案,加强灾情监测预警,及时发布监测预警信息,全力抓好各项防灾措施落实,最大限度减轻灾害影响。据气象部门趋势预测,8月份平均气温偏高,近期我市大部高温少雨天气过程将持续到8月8日,覆盖大部分玉米田的开花散粉期,应注意防范高温干旱,加强监测预警,指导农民及时灌溉,以水调温,适时喷施磷钾肥等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强植株抗逆性;对处于开花散粉期的玉米田可在上午8~10时采用无人机进行辅助授粉。气象部门预测8月份我市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2~3成,部分地区出现短时强降水概率增加,局部可能发生较强洪涝灾害,造成农田积水。对此要做好防涝预案,及时清沟理墒,抢排明水,降低土壤湿度,增加通透性,防止渍害发生。种植密度过大、茎秆细弱、茎腐病和玉米螟发生严重的地块,在强对流大风降水天气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倒伏。对于倒伏较轻的玉米不要扶直,以免伤根影响生长发育甚至造成二次倒伏,可在喷施叶面肥后由其自然恢复直立。玉米小喇叭口期前倒伏可恢复正常生长;小喇叭口期至抽雄前根倒(部分根从土里拉出)的,要及时将倒伏植株扶正,每株要培土、踏实,增强抗倒能力,弯倒的(上部不贴地面)不用扶正,但要加强水肥管理;花粒期倒伏的不用扶正,同时要加强病虫防治。我市雹灾多发生在5~8月份。玉米拔节后雹灾特别是抽雄以后雹灾,如果穗节完好,应及时加强追肥管理,促进植株恢复生长,减少产量损失。若受灾减产严重,要及时收获做青贮饲料,并补种生育期较短的其他作物,尽量挽回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