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省乡村振兴局公布了2023年全省40个养牛大县培育县,陕州区、渑池县、卢氏县成功入选,这是继2022年荣获全省养牛大县培育县之后又一殊荣,标志着我市肉牛奶牛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实施养牛大县培育行动以来,三门峡市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肉牛奶牛产业的决策部署,按照“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路径,加强统筹协调,推广“村集体建场、经营主体租赁”等发展模式,在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养牛大县,统筹贷款贴息、风险补偿、保险补贴等政策扶持,引导养牛“退村进场”,开展养牛示范乡(镇)、 示范村、示范户建设,合力推进肉牛奶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2022年,全市牛存栏18.05万头,出栏7.30万头,牛肉产量1.07万吨,实现了肉牛奶牛存出栏量稳定增长。在《河南省“十四五”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中我市列入全省肉牛繁育基地,全市创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肉牛“美丽牧场”2家,产业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
陕州区、渑池县、卢氏县政府将肉牛奶牛作为“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产业和乡村振兴的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成立了肉牛奶牛产业发展领导专班,制定了肉牛大县建设方案,承诺建设不低于500万元的肉牛奶牛产业风险补偿资金和应急续贷周转金,积极争取项目资金4000万元,推广新型“政银担保投”联动支农机制,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2亿余元支持肉牛奶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2022年,养牛大县新建扩建牛规模养殖场23家,其中在建或扩建千头以上牛场6家,10头以上肉牛基础母牛养殖场户564个,10头以上肉牛基础母牛存栏12869头,同比增长23.7%。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强化政策宣传,建设规模养殖基地,完善牛产业发展体系,开展养牛示范创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将肉牛奶牛产业打造成我市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和品牌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