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要闻 > 工作动态 > 文章详情
三门峡市秋作物应对洪涝灾害技术措施
发布日期: 2023-08-25 15:24
来源: 三门峡市农业农村局
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8月25日至27日,受低涡和切变线影响,我市有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降水集中时段主要在26日。过程累计降水量40到80毫米,最大小时雨强20-40毫米,其中卢氏南部乡镇累计降水量可达100毫米以上。由于上一轮降水雨量大,间隔短,目前我市部分地区土壤偏湿,加之此轮降水过程累计降水量大,可能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要提前做好防范应对工作。

一、防洪排涝。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暴雨来临前,提前疏通沟渠,做好防洪排涝工作。天气放晴后,对低洼易涝或排灌不畅出现积水的田块,快速抢排田间积水,防止农作物因积水出现早衰现象。
二、扶捆培土。对玉米、油葵等倒伏严重的田块,及时将植株扶起,把相邻植株上部捆扎,互相连接,根部培土,防止再次倒伏;对倒伏程度相对较轻的田块,要及时进行扶直、培土,以增加通风透光,保持正常生长。
三、实施“一喷多促”。当前玉米等秋粮作物正处于灌浆初期,正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受灾田块要及时喷施叶面肥、抗逆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菌杀虫剂等药剂,促使玉米和大豆植株稳长,减轻灾害损失。
四、防治病虫害。当前,秋作物田间温度高、湿度大,正值多种病虫混合发生的高峰期,在突出抓好玉米南方锈病防治的基础上,做好玉米大小斑病、褐斑病、粘虫、玉米螟、以及大豆、花生等作物棉铃虫、甜菜夜蛾、造桥虫、叶斑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要选择高效、安全、环境相溶性好的农药,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力争将病虫危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五、加强田间管理。对未受灾的秋作物,要搞好“一喷多促”,强化病虫害防治,落实各项田间管理措施,以管理促增产,推广玉米晚收技术,确保玉米充分灌浆成熟,增加产量,弥补受灾地区的产量损失,实现以丰补歉,夺取秋粮生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