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平安建设 > 文章详情
诈骗老年人的常见3种方法,招招狠辣!
发布日期: 2022-07-07 16:10
来源: 三门峡市农业农村局

 近年来,关于老年人被骗的新闻屡见不鲜。面对骗子的无孔不入,老年人该如何防范?

微信图片_20220721164312.png

案例一:药品或保健品诈骗

公安机关在2019年捣毁一多人诈骗团伙。被害人员涉及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共计6800余人。其中,多为老年人。

在此案中,犯罪嫌疑人陈某在某地建立了永康堂中医馆。中医馆不对外直接开放,而是通过网络广告推广业务。在网站上,陈发表了治疗耳聋、耳鸣和鼻炎的广告页。通过对销售人员进行诈骗脚本培训,让他们都熟悉耳鸣和耳聋的症状和危害。然后,他冒充医生助理,向老人推荐治疗耳聋、耳鸣、鼻炎等疾病的药物。与患者病情无关、无疗效、价格低廉的药品,高价销售,获取巨大的非法利益。

律师分析

结合代理的案件,律师总结出以下七种推销药品或保健品的常用骗术。

1、洗脑推销

商家打着免费健康讲座的旗号,让销售人员与老人交流健康知识。在交流过程中,他们虚构、夸大老人的病情,以这种方式吸引老年人的注意,为宣传毒品铺平道路。

2、亲情推销

许多推销员一见老年人就喊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哄老人开心,用这种方式放松老人的警惕,为推销自己的医药保健品建立“感情”基础。

3、免费体检

某些保健品商家打着免费体检的幌子。在体检报告上做手脚,给老年人呈现一种身体急需调理或治疗的假象,从而吓唬老年人掏钱购买高额“神药”或保健品。

4、赠送小礼品或国内外旅游

很多商家利用某些老年人爱占小便宜的心理,通过免费赠送鸡蛋、水果还有小家电等小礼品吸引老年人前去听课。为他们给老年人洗脑提供机会。还有一些商家,在推销时称购买该药品或保健品立即赠送国内外多日旅游,骗取老年人信任。实际购买后发现,所谓的旅游也只是不值钱的购物游罢了,很多老人因此受到了二次诈骗。

5、“喊口号”推销

很多商家在组织所谓的健康课程前,推销人员会隆重欢迎“专家”入场。而在宣讲中,推销员会组织老人喊“我要健康”等口号,播放产品介绍视频,讲述该产品发明过程何其艰难,问世意义何其巨大,通过烘托气氛迷惑老人。使他们对这些“神药”的效果深信不疑。

6、“专家”营销

很多商家会通过打广告、发宣传页等方式,宣称自己聘请某某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从事临床数十年,可免费看病诊断等等。而在看诊过程中则不断推销自己的药品或保健品,殊不知该“专家”可能连医师资格都不具备。

7、虚构药效

推销员在介绍其代理的药品或保健品时,夸大该产品的功效和作用。打出“一盒见效”“包治百病”等标语。而多数老年人要么体质偏弱,要么长期被疾病困扰,当某种产品称能够治愈自己的疾病时很容易被蒙蔽。而事实上,这些高价“神药”就是一些成本低廉且无任何药用的替代品。

微信图片_20220721164337.png

案例二:古董收藏诈骗

2019年,警方经群众举报后,成功打掉一收藏品诈骗团伙,涉及资金600余万元。

经查,某尚品商贸有限公司和某典藏商贸有限公司组织严密,犯罪手段相同。通过夸大该公司收藏品升值空间,诱使被害人以高出市场价数十倍的价格购买所谓的“收藏品”,以牟取非法利益。

律师分析

从免费抽取小礼品,到收藏、拍卖古董书画,这两件没有交集的事情都被骗子精心设计,这也已经成为骗取老人钱财的新手段。这些诈骗团伙通过非法途径,获取有收集嗜好的老年消费者资料,通过电话邀请等方式诱骗老年人来公司抽奖、免费领取礼品,逐渐获得老年人的信任。然后,销售人员会根据老年人的经济状况销售不同种类的“收藏品”。通过高收益、高回报、公司回购、增值拍卖等销售方式,诱骗中老年被害人高价购买低价书画、纪念币、纪念钞、玉器等“收藏品”,获取高额利润。当买家意识到这些所谓的“收藏品”是毫无价值的手工仿制品时,欺诈者已经逃之夭夭。

律师提醒,谨慎投资审资质,理性收藏辨价值,切忌贪小便宜吃大亏,拒绝推销莫信人。

微信图片_20220721164403.png

案例三:封建迷信诈骗

老人王某在外买菜路过一小区门口时,于某、韩某、徐某三人相互配合,以寻找风水先生为由主动与老人王某搭讪,并在聊天过程中,套取王某家庭信息。随后,由苗某假冒风水先生,利用于某等人向其透露的老人家庭信息,捏造事实骗取王某初步信任。同时,谎称王某家人近期有灾,风水先生可帮其破解,欺骗王某回家拿取财物,替家人消灾。利用这个方法,团伙诈骗老人现金人民币6000元、黄金戒指一枚、黄金项链一条。

律师分析

在该起案件中,于某、韩某、徐某、苗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四人分工合作,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计骗局,利用迷信消灾的方式骗取老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构成诈骗罪。

事实上,在该类型诈骗案件中存在很多共同点值得注意。一是诈骗分子在选择作案目标上多选择中老年女性。二是诈骗分子大多会通过主动搭讪的方式接近老人。三是适当时机总会有“热心人”出现。四是多数情况会以目标亲属的人身安全、身体健康为由提出“消灾去难”,最终实现诈骗目的。

诈骗分子充分利用了中老年人心善良、关心家人子女以及迷信的一面,在骗取他们信任后进行诈骗。而且,很多老年人白天由于子女上班等原因,大都独自出行,这也增加了诈骗分子利用老年人孤立无援进行诈骗的机会。    转自: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