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平安建设 > 文章详情
【反诈宣传】防范养老诈骗,一图了解这些知识!
发布日期: 2023-01-18 16:00
来源: 三门峡市农业农村局
许多老年人由于缺乏防范意识

频频成为各类诈骗的主要受害者
如何预防
如何避坑
一起来看看吧

1、保健品诈骗

微信图片_20230403161739.png

老年人一般都注重养生,诈骗分子便借此诱惑老年人高价购买毫无用处的保健品。一些受疾病困扰的老年人防范意识弱,便会相信诈骗分子提供的各种“神奇”的偏方疗法。

有些诈骗分子甚至打着免费送鸡蛋、水果、小家电的幌子,租用专门场地向老年人宣传“保健产品”“治疗药品”,夸大产品功效诱惑老年人,从而实施诈骗。

2、提供虚假养老服务

微信图片_20230403161752.png

这类诈骗主要表现为利用上门照料、机构托管、提供床位等形式,通过诱骗中老年人签订合同、缴纳会费、购买养老床位、预交养老服务费用等手段,非法占有他人钱财,涉嫌合同诈骗、普通诈骗。

3、以房养老诈骗

微信图片_20230403161813.png

在这类诈骗中,诈骗分子将目标瞄准老年人的房子,推出“以房养老”项目,忽悠老人抵押房产贷款,将贷到的钱用于购买“高收益”的“理财项目”。前期老人还能获得收益,而后骗子卷钱跑路,房子也被强制过户,老人钱房两空。

4、冒充公检法诈骗

微信图片_20230403161826.png

这类诈骗,诈骗分子通常会伪造相关证件和文件,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工作人员,利用老年人法律意识薄弱的特点,谎称要对其执行逮捕,须缴纳保证金才可避免等手段,骗取老年人钱财。

5、“缴纳养老金”骗局

微信图片_20230403161839.png

这类诈骗,诈骗分子假借认识人社局、社保局工作人员的名义,一次性收取未参保人员数万不等的金额,谎称可帮助未参保人员进行代办服务,一次性补缴社会养老保险费即可享受养老退休金。

6、开展虚假养老帮扶

微信图片_20230403161854.png

此类诈骗,诈骗分子主要假借义务诊疗、心理关爱、直播陪护、慈善捐助志愿者服务、组织文化活动等形式获得中老年人的信任后,以多种形式对中老年人实施诈骗。

7、“投资理财”骗局

微信图片_20230403161907.png

此类骗局主要通过赠送小礼物等方式吸引老年人目光,接着以开推荐会、知识讲座等方式,虚构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投资项目,编造虚假文件,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的特点骗取信任。随后以高利息、高回报、低风险为诱饵来使得老年人投资,甚至以拉人头投资可以享受提前返利等形式诱骗老年人加大投入或者拉人投资,进行非法集资,最后用老年人投资的钱进行部分返利后潜逃。

8、低价旅游诈骗

微信图片_20230403161920.png

这类诈骗,诈骗分子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老年人旅游,然后通过强制、诱导、忽悠、捆绑销售等手段,诓骗老年人以高价购买假冒伪劣保健品、奢侈品等商品,或者途中变相增加各种高额费用。

9、中奖诈骗

微信图片_20230403161933.png

此类诈骗,主要以手机短信、网页抽奖等方式出现,以小利诱惑,从而使深信“中奖”的老年人按照其一步一步设计好的步骤提供个人信息、银行账号等,最后上当受骗。

10、冒充他人诈骗

微信图片_20230403161945.png

此类诈骗多以冒充家人、亲朋、同事等身份,通过谎称发生交通事故急需用钱等方式联系家人打钱到指定账户,老年人听到此类消息关心则乱,往往容易上当受骗。

问:

为何老年人更容易被骗?

答:

1、缺乏判断力

老年人接触的新事物少,了解的信息不全面且接受程度低、学习能力弱,大部分老人的警惕性低、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缺乏对于事物的准确判断力,容易被骗。

2、贪图便宜

老年人曾经历过战争、社会动荡、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过去的经历让他们渴望拥有更好的物质条件,这样才能让自己更有安全感。因此,老人们总是容易被各种 “小恩小惠” 所吸引。

3、“恐病” 心理

人到了一定年龄,身上总会出现一些疾病,这会给老年人带来生活不便,他们总是担心小毛病会发展成为大毛病。因此,子女要定期带老年人进行体检,接受正规的治疗听取正确的医嘱,帮助老年人改变恐病心理。

4、缺乏倾诉对象

老年人缺少关心,子女长期不在身边,没有倾诉对象,骗子就抓住老年人需要聊天、倾诉的需求,对其嘘寒问暖进而进行诈骗。这就需要子女一定要多多关心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