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涉及市场主体信息 > 文章详情
三门峡市2022年小麦冬前管理技术意见
发布日期: 2022-11-21 09:30
来源: 三门峡市农业农村局

 

今年小麦播种期间降水较多,麦田底墒充足,播期适宜集中,播种基础好,出苗质量高,为夺取夏粮生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麦播以来土壤墒情好,气温偏高,麦田杂草偏重发生;二是因受麦播期间降水及疫情防控影响,部分麦田播期推迟,不利于冬前形成壮苗;三是雨前抢种的部分麦田,播种偏早,生育进程提前,存在旺长风险;四是部分麦田连年旋耕、整地不实,抵御干旱、冻害能力较弱,生产风险较大。根据今年小麦播种和出苗情况,各地要按照“种子落地,管字上马”的要求,在确保苗全、苗齐、苗匀的基础上,促弱控旺,培育壮苗,保苗安全越冬。重点抓好以下关键技术措施落实:

一、查苗补种,确保苗全苗齐。小麦出苗后,要及时深入麦田查看土壤墒情和出苗情况,对缺苗断垄严重的麦田,尤其是漏播行,要及早用同一品种的种子开沟补种。为促使尽早出苗赶齐,可将种子预先用30℃温水浸泡3~5小时,然后捞出麦种保持湿润和一定温度进行催芽,待种子萌动后进行补种。缺苗断垄不太严重的麦田,可于小麦3~4叶期,将疙瘩苗或其它稠苗、地边苗等移来补栽。移栽时,覆土厚度以“上不压心,下不露白”为宜,栽后覆土踏实,加强管理,促使麦苗早发快长,确保全苗。对基本苗过大或播种不匀的疙瘩苗,要进行疏苗。

二、中耕镇压,促弱控旺转壮。对适期播种的麦田要普遍进行中耕,破除板结,增加土壤通透性,除草保墒。对晚播麦田,要注意浅中耕,增温保墒,促苗早发快长。对播种偏早,有旺长趋势的麦田,要及时进行深中耕或镇压,也可用化控剂抑制其生长,控旺转壮。对于耕作粗放、坷垃较多、没有耙实的麦田,封冻前进行镇压,压碎坷垃,弥补裂缝,增温保墒,促进根系生长,预防冬季冻害。镇压要注意选择晴好天气、上午10点以后、无霜冻时进行,注意地湿不压,阴雨不压,早晨有霜冻或露水未干时不压,以免伤苗。

三、因苗制宜,分类肥水调控。对于晚播麦田,冬前小麦苗小根少,需要养分少,肥料消耗少,一般不用追肥。对地力较差、底肥施用不足、有缺肥症状的麦田,应在冬前分蘖盛期结合浇水或趁雨雪后,每亩追施尿素5~10公斤,并及时中耕松土,促进分蘖和次生根发生。对底肥充足、生长正常、群体和土壤墒情适宜的麦田,冬前一般不再追肥浇水,只进行中耕划锄。对秸秆还田、悬空不实麦田,应浇灌分蘖水,踏实土壤,促进根系下扎,提高抗逆能力。

四、冬前化除,适时防病治虫。冬前是麦田化学除草有利时机,可选用炔草酸、精恶唑禾草灵等防除野燕麦、看麦娘等;用甲基二磺隆、甲基二磺隆+甲基碘磺隆防除节节麦、雀麦等;用双氟磺草胺、氯氟吡氧乙酸、唑草酮、苯磺隆、溴苯腈和二甲四氯水剂等防除双子叶杂草。防治时间宜选择在小麦3~5叶期、杂草2~4叶期、日平均气温在5℃以上的无风晴天(选择上午10时至下午15时气温高于10℃的时段)进行,要严格按照药剂使用说明书要求科学配制、精准施药,以提高防效,避免产生药害。同时要做好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和地下害虫、麦蜘蛛、蚜虫等病虫害的动态调查,及时指导农户开展病虫防治,确保小麦壮苗越冬。

五、科学冬灌,保苗安全越冬。要根据苗情和土壤墒情,适时浇好越冬水,若土壤墒情充足,可不浇越冬水;若土壤墒情较差,要适时进行冬灌。对晚播麦田,一般不进行冬灌,特别是单根独苗田块避免浇水。但对秸秆还田、旋耕播种、土壤悬空不实且冬前未进行浇水的麦田必须冬灌,以踏实土壤,促进小麦盘根和大蘖发育,保苗安全越冬。冬灌的时间一般在日平均气温3℃左右时进行,在封冻前完成,浇后及时划锄松土。要大力推广微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小水细浇,避免大水漫灌造成土壤板结,影响麦苗生长。浇后及时划锄松土,破除板结。

六、提早应对,预防低温冻害。我地小麦生产遭遇冻害频率较高、威胁较大,尤其是播种偏早、播量偏大出现旺长趋势的麦田和部分播种偏晚、长势偏弱的麦田遇到强降温天气极易发生冻害。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早制定小麦冻害防范预案,分苗情、分灾情、分区域,采取镇压、冬灌、秸秆覆盖、撤施有机肥等措施,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